王才網(wǎng)
標題: 上海浦東新區(qū)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公開招聘文員15名公告 [打印本頁]
作者: 小編丁丁 時間: 2023-8-30 21:44
標題: 上海浦東新區(qū)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公開招聘文員15名公告
按照公開、平等、競爭、擇優(yōu)的原則,浦東新區(qū)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文員 15 名,有關(guān)事項公告如下:
一、招聘對象和條件
1、遵紀守法,品行端正,身體健康,責任心強;熱愛工作,樂于奉獻;具備一定的溝通組織協(xié)調(diào)能力及相關(guān)專業(yè)知識,能勝任崗位工作,服從單位工作安排,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。
2、具有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大專、高職及以上學歷。
3、本市戶籍人員或持本市有效居住證一年及以上的外省市人員。
4、具備崗位規(guī)定的資格條件、能力要求和身體條件。詳見《浦東新區(qū)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 2023 年文員公開招聘簡章》。
二、招聘程序
1、報名。符合條件的報考人員請于 2023 年 8 月 30 日 10:00 至 9 月 1 日 16:00 登錄“上海市浦東新區(qū)公共人力資源招聘平臺” (https://ggzp.pudong.gov.cn/,以下簡稱“平臺”)進行報名。報名須使用上海隨申辦市民云賬戶密碼或掃碼登錄。報名時須上傳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電子照片(照片清晰且亮度足夠,jpg 格式,高度 105 至 210 像素內(nèi)、寬度 75 至 150 像素內(nèi),大小 500KB 以下)。報考人員根據(jù)自身情況,選報符合條件的崗位,每人限報考一個崗位,在線提交后,報考信息自動鎖定,不得更改。
特別告知:(1)本次招聘實行告知承諾制。報考人員應依據(jù)公告和簡章中的具體要求,如實填寫報名信息,并對提交信息、資料等的真實性、準確性負責,若發(fā)現(xiàn)與事實不符,報考無效。(2)報考人員所留聯(lián)系方式須確保能及時聯(lián)系到本人。(3)報名階段不進行資格審查,如不符合報考條件,由此產(chǎn)生的后果,責任自負。(4)如對報考條件和崗位要求存在疑問,應及時向招聘單位咨詢確認。
2、筆試確認時間。
請報考人員務必于 2023 年 9 月 4 日 10:00 至 9 月 5 日 16:00 登錄報名平臺完成筆試確認,完成筆試確認的考生方可參加考試。 3、筆試。請報考人員于 2023 年 9 月 14 日 10:00 起登錄報名平臺查詢筆試通知。筆試科目為《綜合能力測驗》。
4、筆試成績查詢。2023 年 9 月 25 日 10:00 起報考人員可登陸平臺查詢筆試成績。筆試合格分數(shù)線為同類全體考生平均分。
5、資格審查。招聘單位對筆試合格分數(shù)線以上的考生,按筆試成績由高到低、以崗位招聘數(shù)和面試人數(shù) 1:3 比例進行資格審查。資格審查通過的方可進入面試;資格審查未通過的,招聘單位可根據(jù)實際情況,確定由筆試成績排名其后的報考人員依次遞補。
6、面試。面試由招聘單位通知并組織實施,未進入面試的不再通知。面試成績查詢時間由招聘單位通知。綜合成績按照筆試成績 40%、面試成績 60%計算。
7、體檢和考察。根據(jù)綜合成績由高到低,按崗位招聘數(shù) 1:1 比例確定體檢、考察人員名單。若因綜合成績并列超出 1:1 比例,則對末位并列人員按筆試成績由高到低確定體檢、考察人員名單。若筆試成績也并列,招聘單位可組織加試,或在有空缺額度前提下增加招聘人數(shù)。面試成績低于 60 分的,不得進入體檢、考察環(huán)節(jié)。如報考人員未通過體檢、考察或因本人原因主動放棄,招聘單位可根據(jù)實際情況,確定由綜合成績排名其后的報考人員依次遞補。
8、公示。通過資格審查、面試、體檢和考察的擬聘用人員名單將在平臺公示 5 個工作日,同時公布舉報電話,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。
9、辦理聘用手續(xù)。文員采用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。
三、其他事項
1、外省市社會人員須持有一年以上本市有效居住證,有效期計算截止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。 2、如年齡要求在 35 周歲以下,是指 1988 年 1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,以此類推。
四、招聘咨詢與監(jiān)督
報考人員如需咨詢崗位條件、資格審查、體檢等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請聯(lián)系招聘單位。
咨詢電話:20742524;68870773(浦東新區(qū)不動產(chǎn)登記中心)監(jiān)督電話:20742529。
上海市浦東新區(qū)規(guī)劃和自然資源局
2023年8月
歡迎光臨 王才網(wǎng) (http://runtomum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